带可旋转领圈板的坩埚提拉装置
纳博热坩埚炉的标准配置包括一个固定在炉上的领圈板。熔液借助人工或机器人从坩埚内舀出。
尺寸较小的T型炉额外配置一个领圈板,用于坩埚提拉。提拉坩埚时应侧移领圈板,以方便操作人员从上面进行操作。
气动盖打开装置,用于舀出式坩埚炉
T..系列坩埚炉额外配备一个气动盖打开装置。在标准构造下,该装置通过踏板进行操作。
踩下踏板后炉盖移至侧面,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坩埚。根据需要,炉盖也可以借助外部信号进行控制和激发,
从而实现自动化熔液舀取。由于窑炉只在装料和取液时打开,该装置可以大大的降低能耗。
与长时打开的坩埚炉相比,封闭的熔化炉可以在保温操作下节约至50 %的能源(另见各熔化炉的能耗表)
用于铸块的装料漏斗
特别是在熔炼铸块时,由不锈钢1.4301制成的装料漏斗可以大大简化窑炉的装料操作。
较长的铸块也可以从坩埚边缘上部装载,然后顺向滑入坩埚。装料漏斗适于所有的电加热或带侧排气装置的气加热熔化炉。
工作台或平台,用于舀出式和倾斜式坩埚炉装料
对坩埚和倾斜式坩埚炉,可额外配置定制的工作台用于装料及维护窑炉。该装置是为了方便接近窑炉尤其是较大的窑炉而设计的,
操作人员可以利用工作台靠近窑炉顶部装入铝锭或清洁熔液。
熔池温控方式,用于舀出式和倾斜式坩埚炉(级联调节)
T.. 和K..型舀出式和倾斜式坩埚炉的基本炉型均采用将热电偶安放在坩埚后的炉腔温控方式。为缩短加热时间,
温度设置应明显高于需要的熔池温度。虽然,这种温控方式可以使加热更加快速,
但熔液内会存在一定的温度过冲(由间接温度测量造成)。 作为选择,窑炉可以采用熔池温控方式,
该方式特别适于保温操作。除炉腔热电偶,用于温度测量的还有熔液内的一个热电偶。
两个温度由控制器进行校准。熔池温度是目标参数,炉腔温度是工作值。由于有效的防止了温度过冲,
该温控方式能显著改善熔液质量。此外,作为熔液热电偶的替代,坩埚囊内可以安装一个热电偶
(需要一个带坩埚囊的特殊坩埚),来测量坩埚壁的温度。该控制方式不如熔液内控制**。
但热电偶可以受到保护。 有关温度控制的说明参见第20/21页。
坩埚破裂报警装置
纳博热熔化炉设有紧急出口。如坩埚破裂或开始有熔液丢失,作为额外配置的坩埚报警装置便会在
发现有金属液体从紧急出口流出后立即发出警报。警报通过报警信号灯和报警喇叭发出。
熔液高度测量装置,借助光学探测或重量丢失
如坩埚炉用于连续运行,坩埚内的熔液高度会受到监控,如到达规定的液面,系统将发出信号。
信号采用光学、声学或电子脉冲的形式来激发自动化坩埚填充。如到达*低液面,
系统将给出一个坩埚填充标记,当到达*高液面后该过程又重新停止。
熔液高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安装在窑炉下方的称量装置,或一个测量探针进行,
探针不仅能**测量液面高度,而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单独的熔液温度测量装置
如熔化炉只配备了炉腔温控装置,熔液温度还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温度测量装置进行控制
(独立于窑炉控制装置)。测量装置适用于0 - 1300 °C的温度范围,并有不同的浸管长度
(200, 380, 610 mm)供应。用于温度测量的是NiCr-Ni热电偶。为取得*佳的反应时间,
管道的浸没长度应该为元件长度的2/3。平均反应时间为40秒。热电偶适用于所有的有色金属(磷青铜除外)。